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详情

专访ASU校友袁剑 | 个人兴趣和职业转型下,跨学科完成计算机专业学习

2024 / 07 / 09

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Arizona State University,ASU)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硕士项目的校友袁剑先生,拥有20年汽车软硬件领域的相关工作经历。2005年从浙江工业大学毕业后,袁剑就进入了汽车行业, 并2018年开始致力于软硬件结合的自动驾驶研发领域的转型,主要涉及了ADAS相关功能的研发,车载导航地图及软件相关的研发等。

袁剑拥有丰富的职业经历,既服务过麦格纳、蒂森克虏伯、安波福(前德尔福)等世界500强公司,又服务过TomTom、爱驰汽车等中小型初创企业;既做过研发项目管理,又干过商务,算是一名职场多面手。

他热爱以树莓派为代表的开源软硬件,同时对与智能与自主意识产生息息相关的,认知心理学、行为经济学、生成语言学等交叉学科有着浓厚的个人兴趣。因为想深研自动驾驶领域,并在实践项目中去锻炼自己的工程开发能力,他与ASU的缘分,通过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硕士项目,再次续写。

以下为袁剑的讲述——

01

 选择计算机专业的初衷 

 想在线、系统性学习计算机知识 

来到A山脚下,并成为ASU的学生,我算是“二进宫”了。2011年我考上了复旦大学管理学院,2013年经过内部竞争获得了去ASU雷鸟商学院交换的机会,而10年后的2021年我又获得了ASU艾拉富尔顿工程学院的offer,这两段宝贵的学习经历刚好间隔了十年。

而我与计算机的机缘埋于青少年时期,在初中时,每年暑假我都会到我们当地劳动局计算机培训中心当助教,当时一位我的学生问我是否会做网站,我凭借着在互联网上接触到基本HTML相关书籍,给当地旅游局做了一个介绍景区的网站,并赚了人生的“第一桶金”,事后想想也觉得是一件特别神奇的事。

成年后,随着阅读和学习的深入,我逐渐对人的自主思考能力,自由意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开始系统性的自学认知心理学、行为经济学、生成语言学等交叉学科的知识。认知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如史蒂芬·平克的《心智探奇》、行为经济学领域的书籍,如丹尼尔·卡尼曼的《思考,快与慢》、以及诺姆·乔姆斯基写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等生成语言学领域的著作都令我着迷,从跨学科的视角,我看到了人工智能未来更多的可能性:如人工智能伦理学、人工智能行为学和人工智能心理学等……

在自动驾驶领域工作,每天我都会面对大量与业务相关的专业知识的挑战。ADAS系统大多都在嵌入式系统中开发,涉及了很多复杂的算法和通讯协议,同时还需要用到大量的软件测试方法论以及一些与云平台相关的网络知识,虽然我做的岗位一直是偏项目管理的,但在日常工作中也需要大量应用敏捷的开发方式并与同事进行技术上的探讨,这些对本科非计算机专业背景的人而言,是比较有挑战的,因此我决心在计算机领域系统性学习知识。但是又因为工作很忙,全职学习的机会成本也很高,我更倾向在线去系统性学习一些知识。

当时我面临在宾大和ASU两所大学中做选择,虽然宾大比ASU更加知名,但我最终还是选择了ASU,首先我在ASU雷鸟全球管理学院做国际交换生时,实地去过坦佩校区。这种主观上的经历和项目的真实性在我的决策中其实权重很大。

其次,我恰好有一个宾大本科毕业并在雷鸟读过MBA的同学,又是做美本择校的。在向他咨询后,他结合我的个人情况建议我选一个实际效果相对更好的项目来读。他和我说ASU创新力很强,Online教育在择校圈里很有知名度,而且他相信ASU对待Online项目的态度会更为认真,于是我就排除了宾大,坚定地选择了ASU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硕士。

另一个选择ASU的原因是,我在雷鸟交换时期虽然也认识了好多来自世界各地的朋友,但实际上来说这些人脉在我回国之后的10年内在职业发展上帮不上忙。而我知道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Arizona State University)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硕士中文项目的同学人脉会有它独特的优势,同学们大部份在中国,甚至在同一个城市,同学圈的联系和维护更加的便捷和有效。

02

课程体验 

 偏重人工智能方向

与线下课程水准一样

很多时候有比较才知道,ASU的在线课程真的和线下的水准一样。因为我本身在国内相对较好的高校读过书,国外也读过书。

ASU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硕士项目覆盖度广,从深度上来说更偏重人工智能。项目的教学方法,教授对课程的投入程度,我们的作业量以及考试的相关规则,和我在线下上过的学基本上是同一个水准,很明显,并不是随便糊弄人的。

在我们讲课的过程中,所有的课程PPT中的引文(citation)和参考书目也都非常严谨和实用,看得出来教授都是用心准备的教案。我个人的体会是,其实在美国研究生课程中更多不在于教授怎么教,而在于教授引导你去自主学习。在整个项目中,通过引文,参考书目以及自己去找来的学习资料的时间和课程本身的作业,资料,项目的花费的学习时间大概是2比3。

入学后的我能感受到我们整个项目就是一个十分正常(perfectly normal)的美国研究生硕士项目,只是学习方式和语言对我们中国学生来说比较方便,我觉得这应该感谢陈教授和刘欢教授给我们中国学生提供的“便利门”。

03

 课程收获

 培养扎实的技术能力

创造更高的商业价值

工作了这么多年,我越来越感觉到在资本从投资方转为运营参与方的当下,职场人必须具备更加扎实的业务能力,在当下的时代,硬技能(相对于软技能来说)已经是从可选项变成了必选项了。企业招聘高级经理人的首选要求是业务能力过硬,同时还需要具备管理技能和一定的商业思维,否则你很难做到高管。

而ASU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硕士课程的学习,给了我扎实的业务能力和攀登事业高峰的力量。

《统计机器学习》(注:现为《人工智能》课程)这门课涉及到的线性代数和概率论对我影响颇深。概率学上的贝叶斯概率,基本上改变了我看待世界的方式,而线性代数,微积分的学习,也让我对过去比较头疼的卡曼滤波,傅里叶变换等工程上会用到的概念获得了更加深刻和基础的理解。这门课系统性地引导我对人工智能相关的一些基础方法论有了深入的认识,我也自己设计了一套神经网络的算法,对神经网络技术有了更加直观的认知。

刘欢教授的《社会媒体挖掘基础》,让我真正感受到了利用计算机科学去赋能交叉学科的魅力。现实生活中,我们基本上就是在利用计算机去研究其他与人类相关的学科,比如说类似豆瓣评分的消费者习惯分析,再比如说疫情期间,我们有同学利用课程里学到的病毒感染模型去预测Covid-19病毒的传播速度。在学习图论的过程中,我发现一些非常经典的社会科学领域的研究结论,居然也可以利用数学的方法去推导和模拟,而且也可以获得一模一样的结论,作为一个商学院的毕业生,如今再结合所学的计算机建模知识,突然间我就悟了。

还有一门是《技术创业》,课程中教授我们用商业思维,将技术转化为更高的商业价值。一个计算机高手,技术再强,如果脱离了实际用户的需求去设计软硬件产品,往往只是个人的“技术大咖秀”。这门课程要求我们从如何让用户付费的角度考虑,设计出真正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既要用工程师思维解决问题,又要有商业思维,善于从用户角度出发。

04

 收获好友

 线上学术交流,线下跨专业聚会

我们有一个200多人的同学群,而且每次开新课,都会有一个单独成立的课程群,同学们会在遵守学术荣誉准则的前提之下,进行相关的讨论。几乎每天24小时都有同学在线讨论,聊天,我个人觉得比之前在美国线下读书的时候,和同学互动接触得更多一些。

除了在同学群里社交外,其实项目本身有几门课是需要组队完成作业的,比如说我们有一门数据可视化课程,我和另外三位同学组队完成了作业。我们整个队伍特别有意思,四位同学分别代表00后、90后、80后和70后,虽然我们的团队名字叫做“Light of ASU”,但我个人更倾向叫“四世同堂队”比较有趣。我们团队里每个人的背景也不尽相同,有做安全的,有做知名电商的,有搞工程的(我),还有头部咨询公司的,整个组合就特别有趣,在讨论过程中可以明显感觉到大家技术背景、职业经历所带来的问题解决思路上的区别。

虽然我们平时在不同的城市,但依然时不时有一些线下的聚会活动;偶尔教授或者助教回国,我们也会聚在一起,整体感觉比我在雷鸟,甚至是复旦的那些同学的聚会还要多一些。

此外,其实不仅仅是计算机专业的社群,我还认识了一些心理学还有雷鸟的同学,他们也会有一些社区和社群。我觉得同学们可以把自我的格局打开,在ASU中国校友的平台上多认识一些朋友,拓展人脉,还是很不错的选择。

05

 在线中文的教育模式

 为海外优质教育资源的获取

提供了桥梁

首先我特别认可ASU校长这种“有教无类”,开门办学的思路。作为一个高考成绩还可以但并距离北复清交尚有距离的普通学生,当年的我被迫在“好学校+一般专业”还是“一般学校+好专业”之间选择,考虑到现实情况,不得不放弃自己一直喜爱的计算机,改选了有一定关联的工业设计专业。

因此我对ASU这种在线中文硕士教育的发展模式特别认可,它解决了资源与需求之间的矛盾,而且申请制相比招考制更适合我们这些需要一边挣钱养活自己的普通人:可以先进来,然后再通过努力去符合毕业的标准,而不是在准备考试阶段又去浪费大量的时间,现在一些年轻的朋友光考研就考了4、5年的,还有全职脱产考研的,代价太大,需要付出太多的机会成本了。

我想说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硕士项目有可能不是我和ASU的最后一次相遇,如果后续有其他有趣的项目,或者我在生活和工作中又遇到了其他挑战,可能在不远的将来我还会再次回来,成为ASU的学子。

06

 想对未来的学弟学妹们说

 来ASU吧!能学到真本事

如果真的想学本事的话,来ASU吧,不会后悔的。在线中文学习,学了就才知有多香,可以灵活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通过在线的方式可以随时请教学识丰富的教授,更能和有趣的同学成为朋友。欢迎你加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硕士,我期待和你成为校友!

 尾 声 

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袁剑在ASU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硕士的学习,不仅为他投入到人工智能相关的实践项目提供了系统知识,从商业的角度为用户解决问题,更让他收获了一群身处四海、彼此勉励的好友。欢迎热爱终身学习的你加入ASU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硕士项目,收获知识,与有趣的人成为商业伙伴、生活好友。

– END –

编辑 | Catherine Ge

设计 | Catherine Ge

来源 | 学生采访

获取资料

关闭